
大家都知道魚油對健康有幫助,Omega-3 更是被譽為「抗發炎聖品」。但問題來了——不吃魚怎麼辦?素食者、吃素的長輩、小朋友、或是討厭魚味的人,難道就只能錯過這麼重要的營養素嗎?
別擔心!這篇文章不只會幫你整理出「10大Omega-3食物排行榜」,還會告訴你植物性來源該怎麼選,如何分辨 EPA、DHA、ALA 的差異,甚至還有推薦攝取量與保健食品建議。照著這篇吃,輕鬆補好補滿!
Omega-3脂肪酸種類一次搞懂:ALA、EPA、DHA 差在哪?
Omega-3脂肪酸分為三大類:
類型 | 中文名稱 | 來源 | 功能重點 |
ALA | α-亞麻酸 | 亞麻仁籽、奇亞籽、核桃等植物性食物 | 身體需轉化為EPA/DHA,轉化率低(約5~10%) |
EPA | 二十碳五烯酸 | 深海魚油、藻油 | 抗發炎、心血管保護 |
DHA | 二十二碳六烯酸 | 深海魚油、藻油 | 腦部、眼睛發展與維護記憶力 |
也就是說,植物性來源(如堅果種籽)主要提供ALA,但最有效的還是 EPA 與 DHA,而這兩者大多來自海洋來源。
DHA與EPA是關鍵,ALA需要轉化!

補充Omega-3的終極目標,其實並不是吃得多,而是提升體內EPA與DHA的有效濃度,因為:
- EPA 是抗發炎關鍵角色:能有效對抗慢性發炎、幫助肌肉修復、維持心血管健康,是目前最被研究肯定的Omega-3成分。
- DHA 是神經與大腦的基石:是腦部、眼睛、與神經系統不可或缺的脂肪酸,對思緒清晰與視力保健非常重要。
但許多人誤以為吃植物油裡的ALA就夠了,事實上根據《Journal of Nutrition》研究顯示,ALA在體內轉化成EPA與DHA的效率極低,僅約5-10%。這代表你吃100單位的ALA,頂多只能轉出5到10單位的有效EPA與DHA,其餘全部浪費掉!
10大魚類Omega-3天然食物排行榜

以下是10大Omega-3最強魚類排行(每100g可食生重,EPA+DHA總含量排序):
- 大西洋鯖魚
Omega-3總含量高達 5,300mg,其中EPA約1,200mg、DHA約4,100mg,是補充Omega-3的第一名超級魚種! - 野生帝王鮭
含有 3,300mg Omega-3(EPA 1,100mg+DHA 2,200mg),兼具美味與高營養,被譽為「魚中貴族」。 - 太平洋沙丁魚
雖個頭小但含量驚人,共有 3,000mg(EPA 1,400mg+DHA 1,600mg),CP值極高。 - 秋刀魚
每100g可提供 2,600mg Omega-3(EPA 900mg+DHA 1,700mg),是台灣人常見且價格實惠的選擇。 - 養殖虹鱒魚
含有約 2,300mg Omega-3(EPA 800mg+DHA 1,500mg),溫和不腥,適合全家食用。 - 黃鰭鮪魚
DHA含量特別高(1,700mg),總和約 2,200mg,適合重視腦部健康的人。 - 野生鱈魚(肝)
以鱈魚肝為主,每100g含 2,000mg(EPA 900mg+DHA 1,100mg),同時也是維生素A與D的好來源。 - 大西洋鯡魚
提供 1,900mg Omega-3(EPA 1,000mg+DHA 900mg),味道較重但營養價值極高。 - 帶魚
脂肪含量中等,Omega-3總量約 1,700mg(EPA 600mg+DHA 1,100mg),是料理中常見的平民魚種。 - 巴沙魚
雖屬於低脂魚類,但仍含有 1,100mg Omega-3(EPA 300mg+DHA 800mg),是實惠的入門選擇。
10大Omega-3植物性食物排行榜:不吃魚也能輕鬆補充!

想補充Omega-3卻不敢吃魚?沒問題!除了深海魚油,其實植物界也藏著不少高含量的Omega-3寶藏,尤其是富含ALA(α-次亞麻油酸)的天然食材,更是素食族群的最佳選擇。以下整理出10大富含Omega-3的食物,讓你不用吃魚也能輕鬆補充到關鍵脂肪酸:
No.1:亞麻仁籽(Flaxseeds)
每湯匙可提供約2,300mg ALA
植物界Omega-3含量王者,建議磨粉吃吸收更好
No.2:奇亞籽(Chia Seeds)
每湯匙約含2,000mg ALA
富含膳食纖維與植物蛋白,幫助腸胃與飽足感
No.3:核桃(Walnuts)
每28克(約7顆)約含2,500mg ALA
是最方便的Omega-3堅果,當零食吃超適合
No.4:大麻籽(Hemp Seeds)
每湯匙約含1,000mg ALA
還含優質蛋白質與鎂、鋅,有助修復與鎮靜
No.5:紫蘇油(Perilla Oil)
每茶匙約含900mg ALA
台灣常見,適合冷拌或加在沙拉中,避免高溫烹調破壞營養

No.6:菜籽油(Canola Oil)
每湯匙約含1,300mg ALA
烹調常用油之一,取代沙拉油可提升Omega-3攝取
No.7:大豆與豆製品(Soy & Tofu)
黃豆每100g含約1,400mg ALA
豆腐、豆漿是台灣人日常好選擇,兼顧蛋白與脂肪酸補充
No.8:毛豆(Edamame)
每100g含約300mg ALA
豆類界的補脂小幫手,熱量低、營養高
No.9:藻油(Algal Oil)
唯一植物性來源中直接含EPA+DHA的來源
對素食者來說,是補足Omega-3最有效的利器
No.10:馬齒莧(Purslane)
每100g含300-400mg ALA
野菜中Omega-3含量高,可涼拌、煮湯或炒食。
Omega-3的每日建議攝取量

1. ALA(α-亞麻酸)建議攝取量
一般成人(19-50歲):
- 男性:1.6 克/天
- 女性:1.1 克/天
(資料來源:美國國家醫學院 [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])
特殊需求:
- 孕婦:1.4 克/天
- 哺乳婦女:1.3 克/天
(因胎兒神經發育需更多Omega-3)
2. EPA+DHA 建議攝取量
全球主要健康機構的綜合建議:
機構 | 每日建議攝取量 |
世界衛生組織(WHO) | 250-500mg EPA+DHA |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 FDA ) | ≤3,000mg |
歐洲食品安全局(EFSA) | 250mg EPA+DHA |
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 | 500mg-1600mg |
3. 攝取量上限(安全範圍)
- EPA+DHA:≤3,000mg/天(FDA建議,過量可能抑制免疫或增加出血風險)。
- ALA:無明確上限,但過量可能影響Omega-6代謝。
常見問題FAQ
Q1:不吃魚的壞處是什麼?
A:可能缺乏EPA與DHA,導致抗發炎力下降、情緒不穩、大腦機能下降、記憶力退化等問題,對孕婦與長輩尤其重要。
Q2:DHA食物排行前幾名是哪幾種?
A:以深海魚類為主,如鯖魚、鮭魚、沙丁魚、秋刀魚,以及藻油膠囊都能提供豐富DHA。
Q3:藻油和魚油有什麼差別?
A:兩者都能補EPA與DHA,但藻油屬於植物性、無魚腥味、適合素食者,是「不吃魚的人最好的替代方案」。
Q4:吃omega 3保健食品有用嗎?
A:有研究指出,每日補充Omega-3魚油可降低發炎指數、三酸甘油脂,提升心血管健康,尤其是EPA含量高的配方效果更顯著。
Q5:什麼是epa食物?除了魚還有嗎?
A:EPA主要存在於魚油與藻油中,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EPA,所以若不吃魚,建議直接選擇含EPA的藻油保健品。
Q6:一天要吃多少EPA與DHA才夠?
A:一般建議每日攝取EPA+DHA總量為250~500mg,若有心血管疾病、發炎體質或孕期需求,則建議提高到1000mg以上,建議依個人狀況諮詢營養師。
Q7:孕婦可以吃魚油或藻油嗎?
A:可以。DHA對胎兒腦部與視網膜發育非常關鍵,若不吃魚,選擇純淨無重金屬的藻油DHA是更安全的選擇。
Q8:魚油有助於改善注意力不足與學習力嗎?
A:有研究指出DHA有助於兒童認知發展與專注力提升,也對成人的記憶力與大腦運作有正向影響。
Q9:素食者補充Omega-3該選什麼?
A:建議選擇「藻油」來源的Omega-3,完全植物性、無魚腥,並標示含EPA與DHA成分。
Q10:Omega-3與Omega-6要平衡嗎?
A:是,現代飲食Omega-6攝取過多,若不補Omega-3,會促進體內發炎反應。建議保持Omega-6與Omega-3比值在4:1以下。
Q11:吃亞麻仁油、胡桃油可以代替魚油嗎?
A:這些植物油含ALA(α-次亞麻油酸),體內轉換成EPA、DHA效率極低(小於10%),不建議作為唯一來源。
Q12:魚油需要冷藏保存嗎?
A:若為液態魚油或開封過的產品,建議冷藏以避免氧化變質;膠囊若包裝密封良好,可常溫保存避光防潮。
Q13:魚油適合什麼時間吃?
A:建議隨餐或餐後服用,特別是含油脂的餐點,有助於Omega-3吸收利用。
Q14:魚油吃多了會流鼻血或變胖嗎?
A:適量補充一般不會,但若攝取劑量過高(超過3000mg/日),有增加出血風險的可能,應遵循建議用量。
Q15:魚油對皮膚有什麼好處?
A:可改善皮膚乾燥、敏感、痘痘問題,因其具抗發炎與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。
Q16:高濃度魚油比普通魚油更好嗎?
A:高濃度魚油每粒含EPA/DHA比例更高,較少雜質,對於追求效果者(如三高族群、慢性發炎者)更具價值。
Q17:魚油可以搭配其他保健品一起吃嗎?
A:可以,但建議錯開與脂溶性維生素(如A、D、E、K)或藥物,避免干擾吸收,詳細搭配可諮詢專業營養師。
Q18:如何判斷魚油品質好不好?
A:可觀察是否有國際認證(如IFOS、USP)、高濃度純度(Omega-3含量>70%)、rTG型式、低重金屬殘留等。
Q19:魚油對關節炎或慢性發炎有幫助嗎?
A:EPA具抗發炎作用,研究顯示可減輕類風濕關節炎、肌肉酸痛與體內慢性發炎指數。
Q20:魚油會干擾血壓或膽固醇嗎?
A:適量EPA可幫助降低三酸甘油脂,有助心血管健康,但若搭配降血壓或抗凝藥物,須留意劑量與服用時機。
結語:不吃魚也能超前部署健康!

雖然魚類是最直接的 Omega-3 來源,但只要你了解三大脂肪酸的差別,並搭配 植物性ALA食物 + 藻油或omega 3保健食品,即使完全不吃魚也能補到位!
推薦「98%高濃度頂級專利黃金魚油」,原料來自南美洲小型魚種,永續捕撈、純淨來源,Omega-3總濃度高達98%,EPA與DHA黃金比例搭配,抗發炎實力強,採用rTG型態,比一般EE型吸收效率更高,並專利精製純化技術(SPD分子蒸餾),濾除雜質、提升穩定性。
通過IFOS五星等級魚油認證(全球最嚴格)、USP、NSF、ISO、GMP多重品管標章,零重金屬、無戴奧辛、無塑化劑殘留,全批次檢驗透明公開。一款真正值得信賴、安心補充的魚油,幫助你從體質根本調節、對抗發炎、活化思緒、穩固身心健康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