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聽到「內臟脂肪」,很多人直覺會想到腹部的肥肉,覺得只要多運動、少吃就可以消除內臟脂肪!事實證明,單靠減少熱量攝取並無法有效消滅內臟脂肪。內臟脂肪的堆積,不僅僅是飲食過量的結果,更可能是營養失衡所導致的。

因此,我們需要改變觀念,重新審視我們的飲食結構,將重心放在營養均衡上,必需有這5大關鍵營養素協助,才能啟動脂肪燃燒的循環,對於內臟脂肪的消除至關重要!

體脂肪分為「皮下脂肪」和「內臟脂肪」

我們身上的體脂肪大致可以分為兩種:

1.皮下脂肪

「皮下脂肪」是屬於比較健康的脂肪,位於皮膚下方的脂肪層,主要的功能是保護肌肉和骨骼免於撞擊造成的傷害,同時也可以貯存能量和維持體溫。

通常讓女性覺得自己身型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皮下脂肪,尤其是它容易堆積在下半身,形成典型的「洋梨形身材」。
2.內臟脂肪

內臟脂肪是存在於腹部和胃腸周圍的脂肪組織,附著於腸系膜上,具有支撐、固定和保護內臟的功能。男性的肥胖多與內臟脂肪有關,因此常見啤酒肚和「蘋果型身材」。這種脂肪堆積在腹部、內臟周圍的肥胖類型,特別是在亞洲人中更為常見。

過多的內臟脂肪會釋放出一連串的發炎物質,由於內臟脂肪多在「腹部」,這些發炎物質就會經由肝門靜脈運輸到肝臟,讓肝臟浸漬在這些發炎物質中,導致代謝疾患!

我們最容易忽略代謝殺手「內臟脂肪」!

約有四成的人看起來身材纖細,但卻面臨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。這種現象與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。例如,經常食用油炸食品、奶茶、果汁、甜點等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,這些食物中的精製糖在體內代謝後,過多的熱量會轉化為三酸甘油酯(即中性脂肪),並堆積在內臟。

此外,許多人為了保持身材,每日只吃水果,但果糖攝入過多,經過肝臟代謝後也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,最終累積在內臟。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內臟脂肪的增加,進而影響身體健康。

「內臟脂肪」對健康的危害比皮下脂肪大得多!

內臟脂肪和「代謝性疾病」息息相關,對健康的危害可比皮下脂肪大得多!如果當你的內臟脂肪比例偏高,發生代謝性疾病的機會也會增加,而代謝性疾病也包括: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中風這疾病的比例都會比較高。

因此,當你看到肚子很大,但其他身體部位不太胖的人,就表示他的內臟脂肪比例很高。這種體型的人,罹患糖尿病、高血壓、中風、心臟病或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較高。因此,想要減重,減少內臟脂肪是非常重要的!減少內臟脂肪不僅能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,還能有效預防代謝性疾病的發生。

營養均衡就能加速燃燒內臟脂肪 提升熱量消耗!

減肥是一場對抗脂肪的長久戰鬥,需要持續的努力。而脂肪的分解過程其實是一個「營養素家族」的集體合作,只要我們攝取的營養素越全面,打敗脂肪的機會就越大!

想要將攝取的食物有效地轉化為能量,而不是堆積成脂肪,需要成千上萬的酶的參與,而這些酶的作用又依賴於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
例如,維生素B1有助於碳水化合物的分解,維生素B2促進脂肪分解,維生素B6有助於蛋白質的合成,鈣促進脂肪酶的形成,鋅有助於蛋白質合成,鐵有助於血紅素的生成。

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需要氧氣,一旦血紅素增加,攜帶氧氣的能力也會提高。因此,營養均衡能幫助脂肪分解,提升體內熱量消耗;相反,當這些營養素不足時,身體脂肪燃燒的速度會減慢,就容易發胖。

沒有全面且均衡營養的減肥極容易反彈!

所以,減肥過程單靠控制熱量是完全不夠的,還需要考慮營養補充!沒有全面且均衡的營養,不僅會導致減肥過程中的營養失衡,還極容易反彈,甚至有可能比以前更胖。這是因為當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時,代謝率會下降,脂肪消耗減少,從而導致體重反彈。

總之,科學的減肥方法是補充全面、均衡的營養,讓身體有更多的能量消耗脂肪,再來控制攝取的熱量,達到減肥的目的。只有這樣,才能避免減肥反彈,保持平穩健康的體重。

內臟脂肪高居不下?這五種營養素決定成敗!

原本的日常飲食就會使內臟脂肪增加的人,幾乎都已經變成「內臟脂肪不會燃燒的體質」了。也就是說,即便想要燃燒內臟脂肪,但是體內的燃燒裝置已經損壞而無法燃燒脂肪,因此內臟脂肪才會一直囤積在身上。

現在有許多人的「燃燒脂肪的裝置」都出現異常,會出現這種脂肪燃燒的異常現象,還有會變成內臟脂肪無法燃燒的體質,原因在於缺乏下述這5大營養的關係:

1.蛋白質不足:肝臟脂肪堆積

蛋白質是人體修復組織、生成酵素和激素、以及維持肌肉品質的重要營養素。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肌肉質量下降,進而減少基礎代謝率,這就像建築物如果缺乏維修,很快就會變得破舊,身體也會陷入能量不足的狀況。

基礎代謝率降低,意味著身體在靜止狀態下燃燒的熱量變少,脂肪燃燒的效率也會降低。長期缺乏蛋白質還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,使得血糖調節異常,進而促進脂肪囤積。

如果飲食中蛋白質攝取不足,體內的脂蛋白合成會減少,此時肝臟無法有效地將合成的脂肪運輸到全身各處,會導致脂肪在肝臟內堆積,最終可能導致脂肪肝。

2.鐵質不足:脂肪燃燒效率下降

粒線體的大小約為0.5至10微米,除了紅血球以外,人體所有細胞中都存在粒線體。每個細胞中有數百至數千個粒線體,約佔人體總重量的10%。在粒線體中,醣類、脂肪酸和蛋白質可以被代謝並轉化為能量,而鐵在粒線體中扮演著催化反應和傳遞能量電子的重要角色。

鐵質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,負責運輸氧氣到全身細胞,也是「脂肪燃燒機關」粒線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。許多患有代謝症候群者,鐵含量都不足。

當鐵質不足時,細胞獲得的氧氣減少,影響細胞的能量代謝。特別是肌肉細胞,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來進行有效的有氧代謝,導致脂肪燃燒效率下降。此外,鐵質缺乏還會導致疲勞和運動能力下降,使人難以進行高強度的運動,進一步阻礙脂肪燃燒。

3.維生素不足:能量和脂肪代謝異常

維生素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扮演著輔酶的角色,協助酵素進行能量代謝。內臟脂肪多的人維生素不足也十分顯著,因此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變得非常脆弱

缺乏維生素B群會導致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,使得能量轉化效率降低,脂肪燃燒受阻。

有研究指出,血液中的維生素C含量多寡,與燃燒脂肪的能力有直接關係,甚至還可改善脂肪的代謝。另外,維生素D的缺乏也與肥胖有關,因為維生素D參與鈣的代謝,而鈣對於脂肪細胞的代謝具有調控作用。

4.礦物質不足:脂肪燃燒會停滯

礦物質如鎂、鋅和鉀在體內的能量代謝和激素調節中起著關鍵作用。鎂是超過300種酵素反應的輔助因子,缺乏鎂會影響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謝。

鋅參與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,鋅不足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,促進脂肪囤積。鉀則在細胞內外的液體平衡和神經傳導中扮演角色,鉀缺乏會影響肌肉功能和能量代謝。

5.肉鹼不足:無法燃燒脂肪酸

肉鹼是一種將脂肪酸運輸到線粒體中進行氧化的營養素,有著「支援燃燒長鏈脂肪酸的效果」,對於人體脂肪代謝至關重要。

缺乏肉鹼,會導致脂肪酸無法進入線粒體進行燃燒,導致脂肪堆積在細胞內,反而會轉變為體脂肪,導致內臟脂肪堆積、血脂升高和肥胖問題。另外,肉鹼的不足還會影響能量的生成,使得身體的耐力和運動能力下降,進一步阻礙脂肪的燃燒。

左旋肉鹼的主要食物來源包括牛肉、羊肉等動物紅肉和牛奶等乳製品。這些食物富含肉鹼,有助於提供身體所需的肉鹼,促進脂肪酸的有效燃燒,從而有助於控制體重和減少內臟脂肪。

更多關於211餐盤瘦身的介紹可參考>最強懶人減肥法!按照控糖神器「211餐盤」吃就對了 免節食、不算熱量也能無痛鏟肉超輕鬆